惯性力的收藏

[创意] 砖头还能这样砌 也是蛮拼才精彩(35P)

路人@行者:


  砖作为最古老的建筑材料之一,贯穿着整个人类的历史,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材料不断涌现,砖作为传统建筑材料渐渐不再成为建筑材料表达的重点。但几千年来,砖建筑在人们心里的地位始终没有改变,在建筑立面材料和技术急速发展的今天,砖又重新焕发了生命力,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把目光投向砖,通过砖砌筑来创造建筑的立面表皮,创造出了一批出色的砖表皮建筑!维纳博艮集团作为陶土制品专业生产集团,经过一百多年的实践,认识到砖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生态、现代和前卫特性的重要建筑材料,在2004年以总奖金为21,000欧元设立了砖筑奖,每两年进行一次评选,此奖是用于表彰全球最具创意的砖结构建筑和建筑师!今天路人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组富有创意的砖结构建筑!本文改编自《建筑结构7个项目带你感受千变万化的砖结构》。 

01、飞舞的砖头——南亚人权文献中心SAHRDC


这个位于新德里的南亚人权文献中心的新办公楼成为一个不同寻常的,富有灵性的建筑。新德里建筑事务所Anagram Architects建筑师Valbhav Dimri和Madhav Raman在他们50平方米的办公室中,利用有限的预算,设计出了这个有效利用空间并结省成本的办公大楼。“South Asian Human Right Documentation”(南亚人权文献中心)是一个位于印度新德里的非政府机构,旨在研究文献和发布关于人权的消息。设计团队希望设计一个高效的室内空间,并采用经济划算的建造方式,以满足包括实习计划在内的日常事务活动。基地位于一个繁忙的街角,周边有熙熙攘攘的人行道路,这块50平方米的基地需要阻隔来自街道的噪音和视线干扰,另外基地一侧还有烈日直射。


在设计过程中,两位设计师觉得在工作区域屏蔽噪音和来自街道的视觉干扰以及阳光直射是十分必要的。建筑师们通过沿着建筑物较长的侧墙铺砌了由富有抽象艺术效果的外墙砖组成的设计复杂的墙,从而实现了这一设想。


建筑师们受到传统建筑的启发,设计了一种具有复杂视觉效果的单一重复砖墙模式。这种模式源于拥有悠久历史的印度传统建筑jalis (brise soleil) 的精美的雕塑风格。通过铺设230mm×15mm×75mm(印度标准砖尺寸)面砖从而实现了这一设计。复杂正墙的安装则是五周学习再学习并结合了当场技术实践的成果。


这道砖砌屏障由一系列旋转的方块砖组成,它们不断重复,组合出不同样式,在引入自然光和新鲜空气的同时,让人联想到有南亚特色的百叶窗。6块砖为一组,每块砖都符合印度的标准尺寸:230mm x 115mm x 75mm。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砖块互相重叠,加固了整个结构,另外在空隙处还加入了混凝土细柱,保证建筑的稳定性。

02、伦敦政经学生中心(LSE)Saw Swee Hock Student Centre


最近获得2015年RIBA金奖的爱尔兰事务所O Donnell+Tuomey的近期作品“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Saw Swee Hock Student Centre”,是过去40年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委託建造的第一个新建筑,作品已入围2014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斯特灵奖。Saw Swee Hock学生中心位于悠久历史的阿尔德维奇校园,置身于一个复杂的中世纪伦敦街道格局中,如何客观地处理已存的诸多局限性元素,将这个新建筑与旧街区融合共存、并且成为一座显著的地标,是这个项目呈现出来的典范价值。两位建筑师Sheila O'Donnell和John Tuomey对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校园沿街的学生中心做了全新的设计,焕然一新的红色砖墙不规则的块面与周边成不同的角度,与周边环境形成独特的几何关系。


建筑为七层,建筑师以“直角”、“几何”作为基础性结构元素,不规则的块面与周边成不同的角度,形成与场地和周边环境独特的几何关系。部分镂空的外立面,是典型的梅花砌砖法(flemish bond),有些部位形成实墙,在窗户的部位形成带孔的幕墙,在白天、夜晚分别呈现出极具艺术感的光影效果,形成与场地和周边环境独特的关系。建筑师说:“红砖墙体的构建是典型的梅花砌砖法(flemish bond),有些部位形成实墙,在窗户的部位形成带孔的幕墙。”这种用梅花砖砌法形成的带孔的墙面,既能让光线渗透进室内,在晚上还能将光线滤出去,产生图案的效果来。


墙体样东边的面朝内倾斜,给中央留出一个深的公共入口,并与通往南、北和东边的街道形成一条线。 看似粗糙而原始的红砖塔式建筑结构并不是由随意的砖块砌筑而成的,在全部175000块砖材中,有46块是有着统一标准形状与规格的砖块,还有127块特种砖,而不是只有单一的普通切边砖。这样特殊而复杂的建筑外立面布局,形成了外墙别样的倾度,进而营造出趣味十足的孔状建筑光影,并且在各个方向形成多种不同的视觉角度,光与影在追逐中,赋予整个建筑无穷的活力。“公共空间位于学生会的起始点,与圣克莱门特街在一条轴线上,是交流的场所;交错穿插的人流通道拧成一个空间的结,建筑内外的活动有了视觉的交接,也将街道行人的视线带进了建筑并激发与建筑互动的欲望。”建筑师说道,“就像一个日本谜语,我们的设计经过深入与细致的考虑,将建筑体块与整个建筑组群相融合。

03、董豫赣:北京红砖美术馆 


作为对西方建筑与景观专业分离的批判,红砖美术馆以其独特的构造及表现将建筑与庭园设计分三部分展开:一方面,以白居易的《大巧若拙赋》对“巧”的匠心要求,将原有大棚的简陋空间,改造为意象密集的美术馆展示空间;另一方面,为改观当代景观图案式设计的乏味,借鉴中国园林长达千年的城市山林的经验,并尝试经营出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园林意象;最后作为对封闭美术馆与北部山林间的过渡,庭院部分的设计作为对之前设计的清水会馆的思考延伸,尝试着将生活场景更准确的表达出来,并以此庭院连接北部园林与南部的建筑部分,合而为一。



美术馆的入口廊道作为灰空间使得内外得以柔和过度,入口正中的钢化玻璃夹在两块厚度近600mm的红砖墙面上,产生强烈的材质对比。而当人从外部进入这入口空间时,室内较暗的光线使得玻璃犹如一面镜子,进入者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身影。而当自动门缓缓打开,进入内部,截然不同的空间顿时倾泻而出。人的心亦随空间在一瞬间冷却,而当人们回望入口,却又发现它是如此明亮。这种神圣而又肃穆的基调在美术馆起点处便做了铺垫,使得人们能静下心来欣赏其中作品。



进入内部是一个方形大厅,其中的圆形发布厅的下沉,两层的通高空间增加了建筑在竖向的深度,亦是对中式庭院的回应。另一边作为下行报告厅的巨大楼梯平台,媾和了希腊剧场的意向,剧场的意向继而改观了其东面踏步的错落高差,它们能用以人群散座;抬高到人视高度的小方厅,也能视为上行夹层的楼梯平台,其功能实则是小型展厅,而一圈展墙底下脱开地面的一条通缝,则是对展览场景的未来想象:在内部观展的观者将被裁剪为不能全视的下半截身体,引诱大厅内的观众进入其间。

04、上海世博会第四展馆 


HMA建筑事务所与同济建筑设计合作,原本是上世纪的七十年代的一座工厂,设计意在尽可能地采用原有建筑结构和材料,移除一半废料。经对原有建筑的考察后拆除了原有墙体,之后将回收的砖以一定的图案堆叠起来。


05、泰国曼谷Kantana电影学院 


质朴的美感砖块砌成的Kantana学院由Thailand Project Studio设计,学校建筑只有一层,与美丽的周边景观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06、曼谷雪茄酒吧 



由Studiomake设计的曼谷酒吧,渐变旋转角度的红砖墙形成了渐变的通透效果。

07、GMT物业管理学院 


更多精彩,欢迎继续阅读:
[组图] 自动铺设道路路面的马路打印机(23P)
[原创] 漫步挪威奥斯陆1市政厅与跳雪台(18P)
[原创] 行走瑞典E18:匆匆一瞥斯德哥尔摩(29P)
[原摄] 游走新疆二道桥 中西融汇大巴扎(12P)
[原摄] 游曾国藩故居 访乡村侯府富厚堂(25P)
[创意] Zebrating:栏杆有艺术 生活多惊喜(27P)
[组图] 德拉瓦金波流转 波浪桥心裁别出(12P)
中国古建摄影大赛获奖作品(上56P) (下51P)

评论
热度(35)

惯性力的收藏

© 惯性力的收藏 | Powered by LOFTER